(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水、有电、有暖气,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近了。”说起易地搬迁带来的变化,村民们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大通县坚持把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聚焦“搬得出、有就业、能致富”总体目标,统筹推进安置区后续扶持就业帮扶、产业发展、社区管理等重点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截至2023年,全县易地搬迁脱贫人口154户653人,实现有劳动能力易地搬迁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搬迁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县脱贫人口收入。
为促进易地搬迁群众持续致富增收,该县坚持以稳岗位和保就业为抓手,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滚动发布用工岗位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组织招聘活动,积极落实易地搬迁脱贫户劳动力务工交通补贴政策,围绕县内外用工需求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集中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工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增收作为后续扶持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大力度促进搬迁群众充分就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建设规模65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1处和规模34.1兆瓦光伏电站1处,每村年收益达31万元。东峡镇田家沟村投资3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年收益15万元左右。
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治理模式,宝库乡寺堂村、俄宝图村、孔家梁村3个村均在县城购置村“两委”办公场所,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保洁员开展“周四”周边环境整治。各安置点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准。聚焦“把易地搬迁安置区打造成为脱贫致富示范标杆”目标,以满足群众现实需要为着力点,以贴心服务、用心帮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及联点帮扶干部工作职责,推动搬迁群众较好融入社区,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全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