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华北黄淮光温充足利于农业生产东北地区部分农田渍涝严重
(资料图片)
未来10天东北天气利于作物开花结实华南云南注意防范农田渍涝
一、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
1.1本周天气特点
本周(8月6日-8月12日),全国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4℃,仅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和东北部以及辽宁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1~2℃(图1);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江汉东部、江淮南部、江南、华南中东部以及四川盆地中东部等地出现3~6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大部接近常年或偏多2~3天。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和西南部、江汉西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量有10~100毫米,局地有100~200毫米(图2),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新疆北部、青海东部、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河北大部、江西南部、广西西南部、四川中部以及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多3成至4倍,其余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全国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东部、云南西南部、广西南部等地日照较常年偏少5~9成(图3);仅辽宁南部、河北南部、山东大部、河南东部、安徽、江苏北部、湖北中东部以及重庆中部、贵州东部等地日照较常年略偏多。
图1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
图2 全国降水量
图3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
1.2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本周,黑龙江和吉林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日照较常年偏少3~9成、雨日数有3~6天,其中黑龙江西部和东南部以及吉林东部降水量有25~100毫米、局地超过100毫米,低温多雨寡照天气不利于前期土壤过湿地区排涝散墒,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灾害,导致作物根系呼吸短暂受阻,作物生长发育缓慢;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土壤墒情适宜或略湿,气象条件基本利于大豆、玉米生长发育。新疆东部有3~6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对棉花花铃生长、春玉米灌浆及林果生长不利。西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出现大到暴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3成至4倍,甘肃陇南、陕西关中等地土壤缺墒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大部气温偏高1~4℃,对秋粮作物生长发育总体有利。华北、黄淮大部光温充足,利于前期土壤过湿地区散墒,截止12日,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夏玉米抽雄吐丝、棉花开花以及大豆开花。长江中下游地区周内光热充足,大部蓄水较好或旱田墒情充足,利于在地作物生长发育;江淮西部和南部、江汉中东部等地周内无明显降水,湖北东部、湖南大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有5~7天,安徽、湖南等地出现轻度缺墒,高温少雨不利于一季稻拔节孕穗和抽穗灌浆、夏玉米抽雄吐丝、夏大豆开花结荚、棉花开花吐絮以及晚稻分蘖生长。西南地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春玉米灌浆乳熟、一季稻抽穗灌浆和乳熟以及经济林果果实膨大;云南西南部出现多雨寡照,不利于一季稻抽穗扬花、夏玉米开花吐丝和成熟烤烟采收。华南东南部和西部周内多暴雨和大暴雨,强降水缓解高温和广西等地蔗区旱情,补充农业生产用水,但部分农田出现短时渍涝,对作物生长略有不利。
二、未来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未来10天(8月14日-8月23日),东北地区仍多阵雨或雷雨天气,但光温条件较前期明显改善,利于农田排涝散墒,对作物开花结实灌浆有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多晴少雨,利于玉米、大豆等作物产量形成以及棉花开花吐絮。未来10天,华南、四川盆地、云南西部和南部、青藏高原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有80~150毫米,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16-18日,农田渍涝风险高。未来10天,中东部无大范围持续性显著高温天气,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利于湖南、安徽前期缺墒田块改善墒情(图4)。
建议:
目前,大部地区秋收作物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分类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加强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促进秋收作物后期产量形成。棉区要及时整枝、打杈,保持合理群体结构,促进棉花开花吐絮。东北等前期降水偏多地区要抓住晴好天气排涝散墒,适时进行中耕划锄,增加田间透光性,脱肥地块合理追肥,促进产量形成。华南、云南等地注意做好农田、果园等清沟排水工作,雨后湿涝地块及早排出积水和散墒,同时做好水库蓄水保水工作。新疆沿天山附近、青海中东部、西藏北部注意防范冰雹、强降水及次生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图4 未来十天农业气象关注重点
附一、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
附表1本周主产省一季稻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黑龙江 | 10 | 抽穗 | 5 | ||
江苏 | 8 | 拔节 | 7 | 孕穗 | 1 |
湖北 | 18 | 抽穗 | 5 | 孕穗 | 4 |
四川 | 22 | 抽穗 | 10 | 乳熟 | 4 |
安徽 | 10 | 拔节 | 5 | 抽穗 | 1 |
吉林 | 12 | 抽穗 | 7 | ||
云南 | 18 | 抽穗 | 10 | 孕穗 | 2 |
重庆 | 10 | 乳熟 | 2 | 抽穗 | 2 |
辽宁 | 6 | 抽穗 | 2 | 孕穗 | 1 |
贵州 | 11 | 抽穗 | 3 | 孕穗 | 1 |
浙江 | 11 | 孕穗 | 3 | 拔节 | 3 |
附表2本周主产省春玉米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黑龙江 | 22 | 吐丝 | 12 | 拔节 | 1 |
吉林 | 35 | 吐丝 | 13 | ||
内蒙古 | 27 | 吐丝 | 19 | 乳熟 | 3 |
辽宁 | 19 | 吐丝 | 9 | 乳熟 | 1 |
河北 | 10 | 吐丝 | 3 | 乳熟 | 2 |
四川 | 13 | 成熟 | 1 | 吐丝 | 1 |
山西 | 24 | 吐丝 | 18 | 乳熟 | 4 |
云南 | 1 | 乳熟 | 1 | ||
新疆 | 10 | 乳熟 | 5 | 吐丝 | 5 |
甘肃 | 7 | 吐丝 | 5 | 乳熟 | 2 |
广西 | 8 | 乳熟 | 1 | ||
重庆 | 8 | 乳熟 | 1 | ||
宁夏 | 6 | 吐丝 | 5 | ||
贵州 | 3 | 乳熟 | 2 |
附表3本周主产省棉花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新疆 | 37 | 开花盛期 | 29 | 吐絮盛期 | 2 |
河北 | 4 | 开花盛期 | 3 | ||
山东 | 4 | 开花盛期 | 3 | ||
湖北 | 7 | 开花盛期 | 5 | ||
湖南 | 1 | 吐絮 | 1 | ||
江西 | 2 | 开花 | 1 | ||
甘肃 | 1 | 开花盛期 | 1 | ||
河南 | 4 | 开花盛期 | 2 | ||
江苏 | 1 | 开花盛期 | 1 |
附表4本周主产省大豆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黑龙江 | 25 | 结荚 | 13 | 鼓粒 | 2 |
内蒙古 | 3 | 结荚 | 2 | 分枝 | 1 |
河南 | 3 | 开花 | 1 | ||
安徽 | 5 | 开花 | 4 | 结荚 | 1 |
吉林 | 6 | 结荚 | 4 | 鼓粒 | 2 |
江苏 | 3 | 开花 | 2 | ||
河北 | 2 | 分枝 | 1 | 开花 | 1 |
辽宁 | 5 | 结荚 | 1 |
附表5本周主产省夏玉米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云南 | 8 | 吐丝 | 4 | 乳熟 | 2 |
四川 | 4 | 成熟 | 1 | 拔节 | 1 |
江苏 | 4 | 吐丝 | 4 | ||
陕西 | 8 | 吐丝 | 5 | 开花 | 1 |
安徽 | 2 | 吐丝 | 1 | 拔节 | 1 |
新疆 | 11 | 拔节 | 7 | 吐丝 | 2 |
山西 | 4 | 吐丝 | 4 | ||
河北 | 15 | 吐丝 | 6 | 开花 | 2 |
河南 | 23 | 吐丝 | 19 | 开花 | 3 |
山东 | 11 | 吐丝 | 10 | 拔节 | 1 |
附表6本周主产省双季晚稻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 总测站数 |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 |||
福建 | 3 | 分蘖 | 2 | ||
广东 | 23 | 分蘖 | 14 | 三叶 | 3 |
广西 | 16 | 分蘖 | 7 | 返青 | 6 |
浙江 | 1 | 分蘖 | 1 | ||
湖北 | 3 | 分蘖 | 1 | 拔节 | 1 |
湖南 | 16 | 分蘖 | 11 | 拔节 | 3 |
江西 | 13 | 分蘖 | 5 | 出苗 | 2 |
海南 | 6 | 分蘖 | 2 | 返青 | 1 |
安徽 | 2 | 分蘖 | 2 |
附二、土壤墒情监测
附图120厘米土壤墒情
附图28月12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站点百分比)
附三、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附图3 春玉米生长日照适宜指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