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
1《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
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地址在北京池子箭胡同九号(即陈独秀的家中)。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都参加到编辑部中来并成为主要撰稿人。
据沈尹默回忆:"《新青年》搬到北京后,成立了新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七人:陈独秀、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并规定由七人编委轮流编辑,每期一人,周而复始。"这样以《新青年》为核心,大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阵营。
2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文/叶丹)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