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灵动的微风吹过”,人们见到了“长安城里最酷的小妞”……《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来时,还是“熟悉的味道”,口碑再创佳绩,b站评分9.9,豆瓣评分9.5。
近年来,《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变身“网红”,频频引发网友关注与热议,这些纪录片有的厚重大气,有的短小精悍,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表示,不论历史多么厚重,也不论视频长短,都可以用一种清新的方式让讲述变得亲切起来,这比用宏大叙事讲述“敬而远之”的历史更有效果。
选文物是个“大学问”
翩若惊鸿的《洛神赋图》、魏晋的“朋友圈”《兰亭序》神龙本、风随心动的敦煌飞天……《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共25集,每集5分钟,文物涵盖书法、绘画、壁画、画像砖、雕塑、造像、金银器、兵器、文书多个门类,多维度展示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的技艺、审美、文化与生活方式。
谈及选择文物的标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总导演徐欢表示,选择的文物要“形神兼备”。她表示,这些文物其实代表那个时代某个领域的最高水平,但是,又不仅限于某个领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也会在某些实用的器物上留下审美空间,而某些精美器物则具有卓越的实用功能。张同道认为,《如果国宝会说话》从文化的视角选择了拍摄的文物,而不是从文物市场的角度,把文物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一种符号与载体进行了考察。
除了选文物,还要思考切入的角度、呈现的方式、文学表现方法、电视表现方法。即使,有些国宝人们已经很熟悉。但是,换个角度可能会有新发现。
徐欢认为,越是重要的事物,人们往往越是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因为它已经深入大家的骨髓。每件国宝背后包含的信息海量,永远都有新鲜点。从这个角度来讲,“熟悉的陌生化”并不难,就看如何去选择与思考。
技术助力国宝“活起来”
永和九年,在会稽山上,见证王羲之挥毫写就《兰亭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如果国宝会说话》制作团队通过大数据算法模拟王羲之书法真迹,用动画特效还原书写场景,观众仿佛就在王羲之身边,亲眼见证激动人心的挥毫时刻。据悉,5分钟的特效,制作团队花了一年时间。
从《故宫》到《故宫100》,再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纪录片在技术层面持续探索、实践,不断推进“文物视觉化”的应用尝试。《故宫》运用3D特效全方位展现故宫的场景,《故宫100》则引入了卡通动画手段,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如果国宝会说话》也运用了大量动画表现漕运、马车运粮和储粮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还使用了8K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镜头无限贴近文物,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异质化的审美感受。
“技术在纪录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宝来说,通过特技把画面的灯点了起来,让人物眼睛亮了起来,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很多时候这种展示比学者的介绍、评价更有力量。”张同道说。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刘忠波认为,在文物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文物的数字化互动展示等影像手段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影像传播作品参与量、播放量的数据喜人,可见影像技术在文物纪录片传播方面具有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是相当可观的。
“接地气”表达易“出圈”
“1000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时的你,真是羡慕、嫉妒、爱”、“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通过现代胖妹的语调与视角,介绍了唐代胖妹的一生,带出了当时的风物之美,这种别出心裁的对话方式,让观众印象深刻。
新媒体时代到来,纪录片的视角越来越接近普通人,语言越来越接地气、口语化,受到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故宫100》的解说采用了独特的方法,比如用铜狮的口吻自述,生动、有趣;《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平民化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匠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流行的话语、文案让节目多次“破圈”。
为了让讲述的文案直击观众的心灵,徐欢曾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片中一段的文案,好几个人写,写了好多稿,花费很长的时间,文字必须简洁、准确,又不能过于说明性,加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认知与判断。
“通过现代化的传承探索实现艺术突破,以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表达激发从创作者到观众群体的创新活力,可以使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成员加入到助力传统文化活化创新的队伍中去。” 刘忠波告诉记者。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更新讲述的方式。正如张同道所言:“我们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要板着脸,用一些高大上的词汇、沉重的语调去讲述。不要把文物看成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哑巴,应该去激活它的生命,与它对话,找到文物背后文化的精灵。五千年文明原本就是生机勃勃的,充满创造性的瞬间,充满亲切的时刻。”(刘婧婷)
关键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