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温州人叶永烈去世 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

2020-05-17 20:41:59 来源:钱江晚报

“在科幻和现实中,我的温州老乡叶永烈先生用笔带我们往后看,领我们往前走。”

“叶老是浙江人的骄傲。人虽已去,文留人间,一路走好。”

“问遍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去了。”

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几代人的记忆喷涌而出,伴随着这个熟悉的名字,陷入了怀念与追思。怀念的,不只有那个写过许多经典作品的作家叶永烈,还有在他作品陪伴下快乐成长的过去的自己。

叶老是浙江温州人。听闻他离世,家乡人民更是唏嘘不已。他们把对叶老的悼念留在了网络上,留在了朋友圈里。

八十春秋一晃而过,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叶老为读者奉上了无数美好的文字。而留给家乡的,是一个闪光的名字。

我们永远记得,温州人,叶永烈。

屠晨昕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叶永烈时的情形。“直爽、坦率,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我几乎插不上话。”

那是2011年。当时在钱江晚报文艺部供职的屠晨昕,在上海书展期间,对话前来出席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暨《走进钱学森》签售现场的叶永烈。彼时,叶先生已经71岁了。

“他记性太好了,脑子就像一台计算机,把所有的作品、素材、经历按照一定的程序分门别类储藏着,随时提取。”这是很多接触过叶永烈的记者的感受。2018年4月曾陪同叶永烈两天一晚的乐清日报记者王常权也这么认为,当然作为温州老乡,他看到得更多——

他是一位典型的温州人。那一代聪明人的优点,在他的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勤奋、务实、灵活、低调以及有商业头脑。

【他的科普文学承载了三代人的回忆】

1940年,叶永烈出生在浙江温州,祖籍乐清七里港。在他的自述里,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在这样的家学熏陶下,叶永烈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从小喜欢文学。

11岁时,读五年级的叶永烈,上学路过《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门口,看到一只信箱。人家告诉他,这是投稿箱,好的稿子就会在报纸上登出来。叶永烈带了一首小诗去,放进了这只投稿箱里。不久,他就收到了副刊组编辑的来信,这也是叶永烈小朋友收到的人生第一封信。

1951年4月28日,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发表了,一首叫《短歌》的小诗,70个字。

叶永烈后来评价自己的处女作,“仿佛像看自己小时候把手指含在嘴巴里的照片一样感到可笑”。但是,这让他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加入中国作协,在填写“何时开始发表作品”,叶永烈填上:“1951年4月28日”。这首小诗,是他文学创作涌泉的泉眼。

那封编辑来信,叶永烈一直珍藏着。成为名作家后,他也一直托人寻找这位编辑。1987年春节,叶永烈回到温州,还特意赶到苍南拜访这位编辑,他叫杨奔。

1960年,叶永烈考上北大化学专业。但因为家境急转直下,为了省路费,大学前三年的寒暑假,都不回家。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专业,但叶永烈骨子里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就像他去上大学时,行囊里装着两本书“一部《古文观止》,一部《饮冰室文集》”。

叶永烈夫人杨惠芬曾经写文章回忆,“他每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图书馆抢位置,然后看书、查资料、写作,中午到食堂领几个包子边啃边走,就算填饱肚皮了。下午也是在图书馆里,直至深夜再回去。”

夫人杨惠芬是他的温州老乡。叶永烈的表姐是她的老师,介绍两个人认识。而叶永烈送给夫人的定情信物,就是他参与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

就是在北大图书馆里,20岁的叶永烈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写了科普小说《碳的一家》,并寄给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当时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着手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这部小说,让编辑看中了叶永烈的文字,便开始跟他约稿。

最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173篇文稿中,叶永烈写了163篇,第一版全部五册中,叶永烈写了三分之一,也成为整部《十万个为什么》的供稿者中,最年轻、写得最多的一位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稿费收入不仅维持了叶永烈的生活,还让他有余钱寄给家中。但因为过度劳累,叶永烈差点因为肺结核被退学。

北大毕业后,叶永烈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文艺梦。

当时,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把《十万个为什么》搬上银幕。制片厂厂长听说叶永烈愿意来他们厂里工作,喜出望外,请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出面,正式把叶永烈调了过来。

那个年代,“跳槽”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在研究所工作了一个月的叶永烈,自此正式入职文艺界。

1978年,叶永烈十几年前就已完成的《小灵通的奇遇》终于出版,改名为《小灵通漫游未来》。那叠历经漫长岁月如今已经泛黄的稿纸,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大放异彩,仅第一版就印了300多万册。

你还记得多年前那个超省话费的移动“小灵通”吗?这名字就是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获得的启发。

1995年,UT斯达康公司推出只能在一个城市使用的移动电话。可是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后来,有人提议叫“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叶永烈在接到UT斯达康的电话后,爽快地说了声“OK”。

【他是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

40岁之前,叶永烈尝试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散文等多种题材的创作,硕果累累。

可就在叶永烈把科普文学写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写纪实文学。

2018年,回乐清办讲座时,叶永烈自己也提及过:《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一亿多,可我在1983年后不再写科普文章。

他开始写近代史,写重大文化人物和政治人物。以《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以及红色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再次将中年转换跑道的叶永烈,推向了另一个事业高峰。

他曾经开玩笑说,那段创作时期,自己是在上海的“北京作家”,因为总是去北京采访,住在公安部招待所。

叶永烈非常高产,这跟他的写作习惯有关,他也是中国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

“用电脑写作方便,快的话,一天写一万字没问题,一部两万多字的小说,两天就写好,最初我是用286写作的。”他这样讲过。

采访过他的记者王常权,也十分惊讶,年过七十的叶永烈,还在用最先进时尚的电子产品,用得还很溜。他说,如果没有叶先生这样的记忆力,以及对资料的管理能力,是无法做到如此体量的写作规模的。

不过,长期的伏案工作,大量的资料查找,也令叶永烈的眼睛每况愈下。

“叶永烈的眼睛一直不好。”他的“老伙计”叶辛告诉记者。

叶辛比叶永烈小9岁,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他讲了一件有点“骇人”的事。

有一天,叶永烈约叶辛碰个面,和出版社谈一个出版问题。

叶永烈每次出门都骑一辆“老坦克”,这是上海话,意思就是那种骑起来咯噔咯噔的老式自行车。在叶辛的印象里,叶永烈从来都很准时,那次却迟迟没出现。过了约定时间的十几分钟后,外面有人边喊边跑过来:“不好了,叶老师的眼珠子‘掉’出来了!”

“他太认真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点新的信息,立马就要生发开去,再去查资料,去采访,去调查,用眼太厉害,才会弄成这样。”叶辛说,叶永烈认真严谨的风格早已有之。年轻时,他就练出了一把速记功夫,“别人是记要点,他是每一句话都要记。”

后来,录音笔开始普及,叶永烈便时常随身携带。“那时我们去开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他要把会上的发言讲话全部录下来,带回去细细听。”

“他甚至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双方的交谈都录下来。如果记者写得内容和他说的不符,他就把录音拿出来给你听,说,我不是这么说的。”

【每年都回乐清扫墓,把手稿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眼珠事件”后,叶永烈的视力更差了。每次见面,叶辛总是要先问他的眼睛情况。叶永烈“看着”近在咫尺的老伙计坦然相告:“如果把好的那只眼睛蒙起来,另一只眼睛看你都是糊糊塌塌的啦。”

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几年前。叶永烈参加完一个活动,和另一个朋友一起,约叶辛出来吃饭。“我们两家都住在徐家汇方向,还记得那天,他和夫人一起来的。他生命最后几年,去哪里都是夫人陪着的。”

叶永烈每年都回温州乐清扫墓,曾跟家乡人说过自己小时候住在铁栏巷,那是温州的“华尔街”,有好几家银行,乐清在温州经商的杨雨农(盐盘人)、吴百亨(磐石重石人)、徐堇侯等人经常到家里来。

2018年4月,叶永烈应邀回老家乐清,上午在乐清图书馆做报告,下午在乐清桃源书院聊天两个多小时,谈古论今,毫无倦意。

那次讲座中,叶永烈透露,他与名人书信来往多,与傅雷的孩子傅聪、傅敏,庄则栋、陈云的夫人,还有27位院士,如苏步青、夏鼐等都有通信。与夏鼐通信有九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什么刊物可以看,《考古》上的发掘报告是干货,他也看,对夏鼐的一个断代有异议,就提意见,后来夏鼐在论文注解里也提到此事。

这些书信有几千封,叶永烈逐步整理后,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当时接待叶永烈的温州朋友张志杰,写文回忆道:2019年11月我到上海出差,参观了“妙笔生辉:上海图书馆藏名家手稿展”,看到叶永烈先生的手稿,工工整整,偶有修改痕迹,也用红笔清楚地标注出。叶永烈先生注重个人写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将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分类保存,2014年向上海图书馆捐赠8个类别的大量手稿等文献。为此,上海图书馆首次为当代作家设立了个人专藏:“叶永烈专藏”。

在一次演讲中,叶老说:“本来想我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我现在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佳佳

关键词: 叶永烈去世